资料列表:
28分钟视频+教案反思+PPT课件+音乐+图片+动画小视频
课件是后期根据视频流程做的,与视频配套!图片动画都清晰。
资料预览: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赛龙舟游戏和吃粽子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了解端午节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难点: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端午节动画故事。2.PPT课件。3音乐。
4.粽子(实物)。5挂艾草和佩香囊(实物)。龙舟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卡通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棕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提问: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视频,提问帮助理解。
提问:故事里有位诗人叫什么?(屈原)他怎么了?(跳江)为什么跳江?他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
师:屈原是一个爱国的诗人,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很伤心和难过,所以跳江了。
提问:跳江是哪一天?(五月初五)
师:人民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
他跳江以后,后面又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观看故事视频。
2. 播放找屈原动画视频。
提问:屈原跳江以后老百姓是怎么做的?
师:百姓们纷纷地划着小船找屈原的尸体。结果怎样?后来端午节这天就演变成赛龙舟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百姓们是怎样赛龙舟的。
3.播放赛龙舟视频。
提问:人民是怎样划龙舟的?人民赛龙舟的心情是怎样的?
4.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人民划着小船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有位渔夫将随身携带的饭团扔进了江里。
提问:为什么要把饭团扔进江里?(不能让屈原饿着肚子)
提问:饭团扔进江里会怎样?(被鱼吃)
提问:有什么好的办法?(用苇叶把饭团包起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民是怎样包粽子的。
5. 播放粽子的由来动画视频。
提问:端午节有哪几个习俗?(划龙舟和吃粽子)
师: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你们知道还有哪个习俗?
6.出示挂艾草和佩香囊图片和实物,感受端午节习俗。
提问:为什么挂艾草和佩香囊?有什么作用?
师:可以驱蚊子和辟邪保平安。
提问:一共有几个习俗?
提问:怎么多习俗为了纪念谁?你们喜欢哪个习俗?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和吃粽子,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1.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赛龙舟游戏)
(1)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分享游戏的感受
师: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3. 吃粽子,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1)吃粽子并分享感受
师: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形状和颜色也有很多种呢。
四、小结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接下来我们去外面继续划龙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