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
24分钟视频+原版动态PPT课件+教案+教材分析+音乐+反思+学期分析
资料预览:
[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圆圆的西瓜》
年龄段:中班
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知道椭圆形的名称,了解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能不受颜色、大小、摆放位置、遮挡关系的干扰,正确辨认椭圆形。
3.对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品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能不受颜色、大小、摆放位置、遮挡关系的干扰,正确辨认椭圆形。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人手一套:魔法袋(装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食物卡片),测量卡,图形卡片(圆形、椭圆形)
PPT课件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活动过程:
1.创设“米奇妙妙屋大闯关”的情境,复习学过的几何图形,激发兴趣。
第一关:出示米奇的“魔法袋”,摸图形,对比感知圆形的特点。
提问:你摸到了什么图形?它摸起来有什么特点?
圆形摸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圆形的边缘是光滑的,没有角。
2.第二关“找车轮”,引导幼儿运用重叠、折叠、测量等方法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探索发现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比一比、看一看,在操作中发现椭圆形和圆形的异同点。
提问: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不同?
小结:圆形和椭圆形一样:边滑滑的,没有角;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圆形是圆圆的,椭圆形是扁扁的、长长的,椭圆形的物体不容易滚动。
(2)折一折、量一量,在猜想、验证中进一步探索椭圆形的两条折痕不一样长。
提问:你在圆形上发现了几条折痕?折痕一样长吗?
椭圆形有几条折痕?折痕一样长吗?
小结:圆形的折痕一样长;而椭圆形的两条折痕不一样长,看上去长长的、扁扁的。
3.第三关“连连看”,排除干扰辨认椭圆形,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出示各种图形拼成的熊猫、小鱼图片,请幼儿尝试排除颜色、大小、摆放位置、遮挡关系的干扰,找出它们身上的椭圆形。提问:大熊猫、小鱼身上有哪些部位是椭圆形?有几个?
小结:大熊猫的黑眼圈、身体、四肢是椭圆形的,小鱼的嘴巴、尾巴、身体等也是椭圆形的。
4.“生活大搜索”,发现生活中的椭圆形及其妙用。
(1)幼儿寻找、介绍教室中的椭圆形。
提问:你发现什么物品像椭圆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类似椭圆形的物品:镜面、钟表、桌.....
(2)播放课件,了解椭圆形的妙用。
这些物品为什么设计成椭圆形的?
小结:这些物品设计成椭圆形,有的是为了美观(吊坠、灯饰等),有的能避免我们受伤(桌子、洗手盆等),有的是为了盛放物品,方便生活(鱼盘、肥皂盒等)
活动延伸:找一找幼儿园户外场地中类似椭圆形的物品;与爸爸妈妈找--找家中有哪些类似椭圆形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