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PPT+发言稿
秋季托班家长会
各位家长:您们好!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小小三班的三位老师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你孩子的一种关心,在此,我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真诚地谢谢你们的热情支持。家园共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要实现家园共育,首要的是家园经常进行沟通,双方在教育思想观念和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上相互交流看法,以求达到共识;在孩子发展与教育方面,经常互通信息,共商教育对策。沟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面向全体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进行沟通也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向家长汇报班工作开展的情况,共同商议、生成适宜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是:
1、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幼儿园,了解老师以及托班班幼儿这个学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2、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为了更快、更好的引导孩子适应新学期生活,接下来我将从班级情况分析、小班年龄特点、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有效缓解入园焦虑、家园共育等几方面开展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请您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感谢您的配合!在会议开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
热身环节:游戏《传声筒》
游戏意图:孩子从幼儿园带回去的负面消息,或是家长从某些方面了解的信息,都不能轻易下结论,一定要及时找老师了解全面的情况后再下结论。
游戏规则:传声筒游戏规则:邀请10位家长排成一队,背向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一个人需要用动作完成老师传达的话语,传递给下一位家长,以此类推,最后一名家长尝试复述动作传递的内容。
感谢几位家长的参与,刚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家长们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非常喜欢的玩游戏。
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我来介绍一下本学期班级情况。
一、班级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班级老师介绍
班主任:×老师:本学期担任托班班主任老师,主要负责小班的班级工作及
教学工作、家长工作
副班老师:×老师:主要教学工作、日常工作
生活老师:×老师:负责班上的幼儿护理及卫生消毒工作
第二部分幼儿人数
我们班共有幼儿xx名,其中男孩x名,女孩x名。X班是本学期新增设的班级,现有15名幼儿,年龄两岁半至三岁之间,刚入园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家长也不放心。本学期我们班把重点放在幼儿的护理方面及安抚幼儿情绪等方面,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知识。
二、托班年龄特点
针对孩子的表现,我们新学期将制定新的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先了解一些小班的年龄特点。
"对牛弹琴"与模仿学习:托儿入园初期,常常听不懂老师的话,连一些基本的"坐端正"、"站站好"的指令都听不懂。为此,老师在组织活动时,觉得仿佛是在"对牛弹琴",请他们坐下他们偏站着、请他们站起来他们倒坐着一动不动……对此,老师头痛万分。其实,这是由于托儿年龄小,第二信号系统刚开始发展,对一些语言信号不熟悉所造成的。老师在组织孩子活动时,不能急于求成,要抓住孩子喜好模仿的特点加以引导。
我们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喜欢模仿他人。托班的孩子这一特征特别明显:老师说一句话他觉得好玩就会重复一遍,同时引起其他孩子"此起彼伏"地模仿,一个孩子拿积木敲了桌子,全班的桌子会发出震耳的"咚咚"声……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的大部分社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学会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不断地模仿就是在不断地学习,而模仿对象的正确与否就决定了孩子行为的正确与否。因此,想让小小的托班孩子能听懂老师的要求并附属于行动,就必须把要求转化成孩子能观察、易模仿的实际行为才行。就拿让孩子"坐坐好"来说。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先"坐坐好",以便让孩子知道什么叫"坐坐好";其次,老师必须手把手帮助孩子"坐坐好",让他知道怎么做才是"坐坐好";最后,还要经常重复,不断提醒。这样,有了切身的体验,有了模仿对象,有了持之以恒的要求,"小牛"们才会逐渐听懂老师弹奏的"曲子"了。
"攻击行为"与直觉行动:2-3岁的孩子正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必须在行动中才能思维,因而行为的目的性不明确,动手之前并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而攻击行动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特别是托儿,在还不能明确自己行动后果的时期,一旦受到他人的攻击,甚至发生了积木被抢、椅子被坐了的小事,就会象条件反射一样马上产生另一种更激烈的攻击反应,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自由散漫"和无意注意:自由散漫且屡教不改,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就怎么做。从孩子的生理、心理来看,这也是3岁前孩子共有的一个特征,即"注意的不稳定性"。他们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即使是对感兴趣的事物,他们的注意也只能持续12-20分钟的时间;对成人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所产生的有意注意才刚刚开始萌芽,持续的时间将会更短。所以他们常常显得没有耐心,特别是对老师交代的任务,更是由于不明所以而随意取舍,想不干就不干了。
"小狗爬爬"和动作发展“:经常会丢下椅子席地而坐,特别是在玩玩具的时候,他们喜欢在"地板"这张"大床"上带着玩具坐过来爬过去,才不管这张"大床"上有多少"虫虫"、才不管早上妈妈的叮嘱呢。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一个重要的规律,即:先从大肌肉动作,再到小肌肉动作,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动作发展中的"大小原则"。托儿的年龄大都在2.5-3岁之间,他们的四肢动作发展还不协调(特别是手的小肌肉动作刚刚开始发育),在进行四肢动作时常会伴随着躯干大肌肉的运动,所以会出现坐着玩玩具和干脆在地上爬的现象。
"任性霸道"和社会行为:这么多的玩具竟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要求,经常发生争抢玩具的事件。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实质是在其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基础上,掌握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托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理心理发育水平较其他孩子更低下,更不能理解谦让、友爱、互助等基本的社会行为,还有待于在和同伴的游戏活动当中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教育是一支笔,要靠家长和老师的用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