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PPT+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非常感谢您们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们小班的首次家长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小班老师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非常欢迎您的孩子加入到小班这个大家庭,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成为朋友,成为合作的伙伴。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想让你们更多的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学习各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近期的情况来和各位家长朋友做一个探讨,让我们故事从此刻开始。
今天,我会从5个方向给各位家长进行分享:
1、美好从遇见开始
2、信任从了解开始
3、教学从合作开始
4、焦虑从放手开始
5、共育从此刻开始
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彼此熟悉认识一下,游戏的名字叫<看见的不一定真实>
现在请参与游戏的家长到台前站成一横排,除第一位家长外,其余家长“向右转”。老师拍第一位家长的肩膀并告诉他一个成语,请第一位家长嘴巴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口型,用肢体动作表现成语并传递给第二位家长。游戏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拍你的肩膀就不能随意转头或转身。当后面的家长拍你的肩膀时便转身与拍肩膀的人面对面站立,仔细观看拍肩膀人所做的动作,将自己理解和学习的动作继续传给下一位家长,还是以拍肩膀的方式进行,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位家长,由最后一位家长来告诉我们这个成语是什么。(三三两两/十全十美.....)
感谢各位家长的配合,通过游戏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但由于看不到事情的经过,再加上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被“演绎”的事实结果就会不同。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尊重事情的经过而不是片断和结果。
因此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坦诚相待,遇到困惑或矛盾时彼此能像一家人那样坐下来面对面解决。
接下来,分享第二个版块班级情况介绍: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小班的班主任田老师,XX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从事幼教XX年,本学期将担任小班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工作及教学工作;另外一位是X老师X年带班经验,有丰富的一线教学方法,是我们的配班老师;x老师是我们的保育老师,从事幼教多年,负责班上的消毒以及护理工作,她们和蔼可亲,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工作中3位老师相互取长补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送到我们手里的孩子教育好.下面是我们联络方式也是微信号,各位家长请记录.
让我们在来了解一下班级情况分析:首先,我们班共有幼儿27名,其中男孩16名,女孩11名。幼儿平均年龄为2.5岁之间,大部分是新生,幼儿园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刚入园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家长也不放心。大部分幼儿在家是与亲人寸步不离,所以存在入园情绪不稳娇气、爱哭,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弱等现象。并且大都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需要一步步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所以本学期我们班是两教一保,学期初我们会把重点放在幼儿的护理方面及情绪安抚等方面,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知识。女宝贝大多都是文静的,男宝贝是很活泼的,看来我班还是很平衡的.
想必大家对于班级情况有了解,接下来看看教育教学工作重点:首先给大家呈现一下一日流程图:也麻烦家长拍照并记住这个时间表,我们是7:50入园进行晨间检查通过一问、二摸、三看、四查,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早餐,8:20自由活动在进餐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8:50晨谈通过点名、看日历、谈论天气等,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等习惯。区域活动 9:00通过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构建幼儿对现实世界的新理解。10:00间点:水果/酸奶获得均衡营养,满足幼儿的生长发育。10:15户外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体态、愉快的情绪、适应环境的能力。午餐,散步11:30学习饮食营养、卫生、方法、礼仪等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2:30午睡穿脱及叠放衣服、起床叠被子等生活技能的获得和习惯的养成.14:30生活,户外激发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四肢动作15:30午点获得均衡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15:50游戏活动培养情感,启迪智慧,培养幼儿对阅读、文字符号的兴趣。16:20整理,离园引导幼儿把积极愉快的情绪带到家中,也是家园联系的重要窗口。
以上是幼儿的一日生活,那么小班小朋友在幼儿园都会学些什么呢?
原来幼儿园的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来制定的,每堂课安排为15分钟,课堂里,动静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共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艺术、数学
健康领域小班目标:A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我们实现的方向.
语言领域:A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B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C能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D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E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科学领域:
A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B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c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D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E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
社会领域:A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信心。
B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C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D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E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艺术领域:
A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些都是小班孩子应该达成的目标,为此我们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实现这些目标.
比如特色课程:《分级阅读》、《我的身体会唱歌》、《蒙氏数学》、《甜甜圈绘本》、《幼儿创意美术》
保教工作也是我们的重点: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小班则主要是以保为主。我们班的保育老师是X老师,主要负责幼儿的护理工作和卫生消毒工作,我们小朋友的口杯毛巾、碗和勺子都会在餐前十五分钟消毒,我们班的教室、寝空每天都用紫外线灯消毒,桌子、凳子、玩具等物品都是用84消毒液漫泡或擦洗的,每月的床单、被子、被套都会进行清洗暴晒。
幼儿在幼儿园每天有两餐一点(早餐中餐、点心)搭配幼儿食谱以及负责每季度的营养核算,幼儿园的橱窗有每周食谱公示栏,家长想了解相关情况可以随时关注家长联系栏,同时我们会更新在公众号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开学初家长最头疼的事,新生入园常见问题
现在距离幼儿园新学期开园还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家长注意:孩子入园总会有些不适应,有的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解决的办法就是家长要针对具体情况注意防范,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分离焦虑"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孩子常出现做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乏力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胸泻等疾病。因此及早地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那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我们会给大家六点建议,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阶段.
刚入园的孩子由于新鲜环境的吸引,幼儿会到处看看玩玩,部分孩子会很高兴地入园,也有部分孩子很快让分离焦虑代替了新鲜的环境,开始哭闹。如遇到此情况请注意以下细节:
A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B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这些都是小班孩子应该达成的目标,为此我们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来实现这些目标.
比如特色课程:《分级阅读》、《我的身体会唱歌》、《蒙氏数学》、《甜甜圈绘本》、《幼儿创意美术》
保教工作也是我们的重点:
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小班则主要是以保为主。我们班的保育老师是X老师,主要负责幼儿的护理工作和卫生消毒工作,我们小朋友的口杯毛巾、碗和勺子都会在餐前十五分钟消毒,我们班的教室、寝空每天都用紫外线灯消毒,桌子、凳子、玩具等物品都是用84消毒液漫泡或擦洗的,每月的床单、被子、被套都会进行清洗暴晒。
幼儿在幼儿园每天有两餐一点(早餐中餐、点心)搭配幼儿食谱以及负责每季度的营养核算,幼儿园的橱窗有每周食谱公示栏,家长想了解相关情况可以随时关注家长联系栏,同时我们会更新在公众号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开学初家长最头疼的事,新生入园常见问题
现在距离幼儿园新学期开园还有两周左右的时间,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家长注意:孩子入园总会有些不适应,有的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解决的办法就是家长要针对具体情况注意防范,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分离焦虑"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孩子常出现做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乏力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发生感冒、胸泻等疾病。因此及早地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那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我们会给大家六点建议,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阶段.
刚入园的孩子由于新鲜环境的吸引,幼儿会到处看看玩玩,部分孩子会很高兴地入园,也有部分孩子很快让分离焦虑代替了新鲜的环境,开始哭闹。如遇到此情况请注意以下细节:
(1)小小的告别仪式
即使你很着急出门,出发前,亲亲宝宝或者向他挥手。告别的时间不要太长,不然也可能引起宝宝焦虑,尽量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以相同的方式和宝宝告别。坚持每次离开前和宝宝告别。
(2)告别时要态度坚定
妈妈不忍心拒绝孩子含着泪花带着哭腔的请求,一再的告别,反复回来安慰孩子,会让情况更难处理。和宝宝告别时,要快乐并坚定地说再见,给宝宝一个爱的抱抱和亲亲。
(3)不偷偷溜走
有的妈妈不忍面对宝宝的哭闹,会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欺骗孩子“一会儿就回来了!”这样看似“有效”,但是非常不推荐!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反对家长采取类似的做法:虽然我们暂时逃过了宝宝哭闹的折磨,但是当孩子反应过来妈妈不在身边了,会感到很恐慌,他会更加害怕你的离开,导致越来越粘你,分离焦虑也会愈加严重。
(4)遵守承诺
在你承诺的时间内回到宝宝身边,将建立宝宝的信任。宝宝还不能理解3点还是5点,你可以说放学时,或晚饭前等。
(5)不妥协,坚持入园
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哭闹的厉害,会很心痛;但是这是毕竟的一个过程,如果入园一定要坚持,不要今天送明天不送,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分离焦虑反复,更难适应幼儿园生活,如果非常抵抗,我们可以尝试半日方式,逐渐拉长时间,让孩子慢慢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