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
课件ppt28页+文稿
资料预览:
前言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有明确的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3-4岁幼儿能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3-6岁幼儿是幼儿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课程缘起
孩子们在用餐的时候,总是挑挑拣拣,不愿意主动吃饭菜,总是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才慢吞吞地吃几口,有的孩子会剩饭,有的孩子会悄悄地把蔬菜挑在一边,还有的孩子偷偷地把肉扔在地上。每到吃饭时间,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讨论声......
萱萱:这个一点也不好吃。
诚诚:老师我不想吃了,我不爱吃蔬菜。
芮芮:我不喜欢吃胡萝卜。
沛沛:老师,我不喜欢吃肉。
瑶瑶:我不喜欢吃豆沙包。
为了改变孩子们的用餐习惯,减少浪费粮食的行为,提高自主进餐的能力,我们开启了一段有趣的课程之旅。
问题一:你为什么会剩饭、剩菜?
通过幼儿进餐的情况,老师观察发现,青菜、青椒、番茄、粥类、豆类、米饭等食物是剩得最多。一些幼儿咬不动鸡鸭等肉类食品。个别幼儿还不太会使用勺子,经常掉勺子或手抓饭吃。
为全面了解幼儿饮食情况,我们对全班15个家庭开了调查,发放了《幼儿在家饮食情况调查问卷》,了解幼儿在家饮食情况。
比较挑食=6人
偶尔挑食=7人
什么都爱吃=2人
根据家长们填写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孩子们在家进餐习惯较好,挑食的情况也比较少。个别不能独立进餐需要大人喂食及吃饭时爱看电子产品。那为什么在家吃得不错的孩子在幼儿园就不乐意吃饭了呢?根据这个问题,我们与孩子们展开讨论,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法。
谈话:你为什么会剩菜、剩饭?
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原来,孩子们在面对没吃过的食物时、觉得自己不饿时、看起来不好吃的食物时、自己咬不动的情况下都会有挑食的心理。
老师:班上有几个小朋友吃饭特别好,我们请他们分享他们是怎么做到把饭菜吃光光的吧~
付瑞萱
我的方法:
1.多吃饭和青菜,不挑食;
2.一口一口认真吃饭。
张雨辰
我的方法:
1.握好勺子、坐端正;
2.不喜欢的少吃点,不能一口都不吃。
万诗瑶
我的方法:
1.吃饭不挑食、少聊天:
2.吃饭时把椅子推进去才不会掉饭粒:
3.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零食才吃得下饭。
原来好好吃饭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做到!
问题二:我喜欢吃···我不喜欢吃···
调查表
孩子们通过口述和自己动手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实物绘制了出来,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爱吃的食物有哪些。在调查表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些不爱吃的食物。
投票统计
大家针对自己喜欢吃和不喜欢吃的食物进行了投票,经过投票发现,甜点、油炸食品最受孩子喜爱,而蔬菜水果则排在最末。
问题三:不喜欢吃的就可以不吃吗?
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
“不喜欢吃可以尝试一点点。”
“不喜欢吃的就不要吃了。”
“不能挑食,都要吃才可以。”
了解食物“宝塔”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以及了解各类食物中的营养,我们一起认识了“食物宝塔”,知道每天都需要吃不同类别的食物,均衡饮食对身体更加健康。
幼儿设计的营养食谱
了解完“食物宝塔”后,孩子们也能简单的区分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以及垃圾食品等,并根据“食物宝塔”设计出属于自己的营养食谱。
问题四:我吃不下了
为什么每次吃饭,都会有几个吃不下的宝贝们呢?针对为什么吃不下饭,我们展开了讨论…
师:吃不下可以怎么办呢?
雨辰:饭前先喝点水或者先喝汤再吃饭
嘉余:和老师说少盛一点,吃完了再加
溪溪:我们多运动,这样会感到很饿
在孩子们讨论出很多办法后,我们决定按照他们的办法试一试。
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胃肠道消化!
我们约定每天都要坚持运动!
问题五:食物会逃跑
吃饭时间到啦,我们都在认真吃饭哦,不会浪费粮食啦。可是,我们的头上、桌子上和地上到处都撒满了饭粒,这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