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
动态PPT课件+教案(无视频)
要找公开课版本的,请网站内搜索。
资料预览:
大班数学活动《老狼老狼几点钟》
一、设计思路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
二、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活动目标为: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能叫出名称。
(2)使幼儿认识时钟,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难点是帮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我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及课堂记录卡,让幼儿拨一拨,画一画,在互动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小猪玩偶,PPT课件,幼儿人手一只实物钟,记录卡。
(2)幼儿知识准备
认识1到12的序数,能正确点12以内的数量,并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教师通过大量直观、有效的演示,让幼儿明确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钟的钟面、时钟、分针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如何认识整点,半点。
(2)引导发现法
教师善于运用语言,去引导,让幼儿学会思考,结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分析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让幼儿要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提问法
层层深入,行之有效的提问,让幼儿加深印象,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学习方法
(1)操作法
强调幼儿动手能力,让幼儿自己体验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结合,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
(3)游戏法
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运用游戏法,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五、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
活动开始教师出示一只小猪玩偶,以小猪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播放PPT课件,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2、了解时针与分针
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时钟动画,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看,钟面上有什么?”
“钟面上有多少数字?12个数字是怎么排的?”
“钟面上有几根针?这两根针一样长吗?这两根针转的一样快吗?”
(1)运用PPT动画引导幼儿细心主动观察,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2)运用PPT动画比较时针和分针的长短,得出时针读点,分针读分。
3、认识整点、半点
(1)整点
播放PPT动画,运用幼儿较熟悉的生活作息时间中的起床整点时间,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较,然后播放分针闪烁动画,使幼儿得出分针都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读作“几点”。
(2)半点
播放PPT动画,运用幼儿较熟悉的生活作息时间中的睡觉三个半点时间,提出问题,“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较,然后播放分针闪烁动画,使幼儿得出分针都指向6,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6就是半点,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取小数字,读作“几点”半。
4、互动游戏
(1)老狼答题
播放PPT互动游戏“老狼答题”,引导幼儿踊跃回答,教师点击答案检验对错,巩固整点、半点知识。
(2)时钟小路
播放PPT互动游戏“时钟小路”,引导幼儿踊跃回答,教师点击答案(也可幼儿点击答案)检验对错,巩固整点、半点知识。
(3)修钟
播放PPT互动游戏“老狼选钟”,引导幼儿踊跃回答,教师点击答案(也可幼儿点击答案)检验对错,巩固整点、半点知识,找出时间之间的规律。
5、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钟到了,下班了……
(3)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