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列表:
21分钟视频+PPT+教案+操作卡
资料预览:
大班数学《寻找臭屁王》
设计意图
橙子和橙汁,它们因为味道相同,产生了交集;你我,上幼儿园成为同学,从陌生人到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产生了交集。交集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源于生活,更应运于生活。
交集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作为数概念还是较为抽象、严密的。本次活动我尝试借用幼儿喜欢的搞笑故事《寻找臭屁王》中的部分情节,引导幼儿在情境中通过一步一步的观察、比较、推理、分析发现交集,初步感知交集。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体验探索事物之间共同特征的乐趣。
2.初步感知交集,知道同时拥有两个集合的特征的事物是交集。
3.能依据物品特征找到其交集部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交集,知道同时拥有两个集合的特征的事物是交集。
活动难点:能依据物品特征找到其交集部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操作卡、黑板。
经验准备:幼儿了解常见动物的生长环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求救电话。
——刚刚老师接到一个求救电话,电话是一位老爷爷打的。他昨天晚上遇到坏人了,在最危险的时候,一个臭屁王放了一个大臭屁熏走了坏人。他非常想要感谢这个臭屁王,结果这个臭屁王做好事不留名,只是告诉老爷爷他是咕噜咕噜学校的学生。
——老爷爷想要请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帮他找到这个救命恩人。
(二)基本部分
1.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们觉得用什么方法才能找到这个臭屁王?
小结:老爷爷说这个小朋友是咕噜咕噜学校的,我们一起去学校看一看。
2.线索1(男孩子)
(1)求救电话里的第一个线索(男孩子)
——嘘!校长电话响了。
——你们在电话里听到了什么?
小结:臭屁王是一个男生。
(2)根据线索寻找臭屁王
男孩子集合(集合概念渗透)
——校长将他学校所有的人都叫了出来,并画了一个黄圈圈。
——他为什么画黄色圈圈?
——让所有男孩子都站在黄色圆圈里边。
——这个圆圈里的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男孩子。
小结:这些男孩子就组成了一个集合。什么是集合呢?就是当一些物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在一起就是一个集合。
3.线索2(嘴边有痣、戴眼镜)
(1)电话里获取第二个线索
——我们找到臭屁王了吗?
——那我们接下继续找线索。
——嘘!电话又响了!
——你们听到了什么重要信息?
——长黑痣、戴眼镜。
(2)分类
——老师现在将所有的男孩子的照片都放在了屏幕上。
——电话里告诉我们臭屁王的特征是戴眼镜、长黑痣。我们一起将他们分为戴眼镜的集合和长痣的集合。
(3)发现交集
——白色的戴眼镜并长黑痣的男孩子放在哪里?
——他们既可以在黑痣集合里也可以在眼睛集合里。
——我们怎样才可以将这两个小朋友既放在长黑痣集合里又放在戴眼镜集合当中?
——我们可以将两个圆圈交叉。
——交叉的部分既属于黑痣集合又属于眼镜集合。
——中间这个部分的小朋友既有戴眼镜的特征,也有长黑痣特征。
——中间的部分的小朋友就是戴眼镜和长黑痣两个集合的交集。
小结:交集是什么?交集就是同时有两个集合特征的事物。
4.找到臭屁王
——我们可真厉害,离找到答案越来越近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个男孩子到底谁才是那个臭屁王。
5.交集大挑战
(1)数学中的交集
——你们这些小侦探真厉害,老师看你们还能不能完成更难的挑战,首先我们一起看看数学交集大挑战。
——我们先来看看蓝色圈里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蓝色图形,我们叫它蓝色集合。
——红色圈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方形,我们叫它方形集合。
——既符合蓝色特征又符合方形的事物是什么?
——蓝色方形,蓝色方形就是蓝色集合和方形集合的交集。
(2)生活中的交集
①分组挑战
——第二个挑战:生活交集大挑战。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参与挑战,和好朋友将桌面上的小动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找到他们的交集。
——小提示: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并找到他们的交集。
——我们的要求:音乐停止后迅速将操作单交至老师手中,并返回座位。
(进行幼幼互评和师幼互评)
②集体挑战
——发现生活中的更多交集。
——找一找他们的交集会是什么?
(三)结束部分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我们发现了数学中的交集,也发现了生活中的交集。生活中存在数学,数学也运用于生活。
活动延伸
制作交集操作卡,将操作卡投放到区域当中,幼儿去根据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并找到其交集。操作卡中可包含数学中的交集和生活中的交集。